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党建之窗

2022年度wnsr888威尼斯“两优一先”评选结果

——2022年度wnsr888威尼斯优秀共产党员向凤宁事迹材料

发布日期:2022-11-18

向凤宁,wnsr888威尼斯特聘教授(2021),wnsr888威尼斯二级教授(2021),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山东省杰出青年(2008),青岛市拔尖人才(2021)。曾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和山东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植物器官发生分委会委员和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女科学家分会委员。国家基金委项目评审会会评专家;植物学国际知名杂志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Plant Cell BiologyReview Editor

从事教学科研33年,在立德树人和科研上取得重要成果。

立德树人成效:1)作为生物科学专业负责人于2019年带领本专业申报wnsr888威尼斯优秀专业,并通过答辩获批,亦获批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参编2部本科生教材:发育生物学(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第4版);趣味生物学实验数字课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第1版,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山东省优秀教材)。(3)主讲8门本科生及5门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优异,被评为2014年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2015年wnsr888威尼斯优秀课程网站(本科生专业主干课《植物生理学》网站)。(4)育人成效显著:2006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者2019山东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者;指导山东省大学生竞赛一等奖2次及全国大学生竞赛优胜奖”1次。(5)担任2011级班主任,被评为2014wnsr888威尼斯优秀班主任;(61998年被评为wnsr888威尼斯优秀教师20122019年被wnsr888威尼斯三八红旗手2次)。(72019年获wnsr888威尼斯教学成果一等奖

科研成果丰硕:1)近年来,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2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5项)、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等课题20余项。(2)在植物学国际顶级期刊(The Plant Cell20192020)(2篇)、著名期刊(The Plant Journal5篇)、Plant Physiology2篇)、Plant Cell Environment)及主流期刊(JIPBPlant Cell PhysiologyBMC plant biologyPlant Science等)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核心期刊30余篇),在本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32006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001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2021年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2005年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8年评为山东省杰出青年。(5)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6)培育大豆高产、抗旱耐盐新种质15个、新品系4个(正在进行山东省区域生产试验)。

代表性成果—聚焦国家战略及山东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发和利用开展研究:我国大豆85%以上依赖于进口,严重影响了我国粮食安全。大豆生产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单产低和种植面积不足。黄河三角洲有280万亩的盐碱地,大豆在其轻盐区有少量栽培,但产量不高,因此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耐盐大豆新品种,有望扩大其在黄河三角洲种植范围,促进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利用。

向凤宁团队长期围绕国家战略性经济作物大豆耐盐基因发掘及分子育种开展研究,建立了集大豆突变体库构建、耐盐碱种质资源鉴定、关键基因发掘与新品种培育为一体的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1)系列报道多个大豆耐逆基因功能、进化特性及其调控机制(Plant Cell. 2019,被评为近5年中国大豆应用基础研究5个重要进展之一;Plant Physiol. 2016,被评为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为精确改良大豆耐逆性提供了有效靶点,相关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创建了用于大规模新品种选育的遗传材料平台:建立了10万株以上的大豆EMS诱变突变体库,拥有1000多份大豆及野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出一批高产及耐盐大豆新种质/新品系(山大5号正进行山东省区域试验)。(3)建立了基于自然群体及突变体发掘耐盐基因的体系,鉴定了优异单倍型,助力智慧育种:建立了大豆全基因组信息及耐盐表型组鉴定平台,完成了大豆单一和多表型耐盐性的GWAS分析,获得了多个新的大豆耐盐关键候选基因。建立了基于图位克隆和全基因组序列定位及克隆耐盐基因的平台:利用大豆突变体,图位克隆了多个调控株型及耐逆的关键基因—GmYLD1(抗旱)、GmPHM1(株高和分枝)、GmSM1(育性)(国家发明专利201911236802.12019)等。(4)建立了高效的大豆基因转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多个大豆品种的外源基因转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ZL201010223264.5),并应用于转基因育种实践和大豆T-DNA激活标签突变体库的构建。构建了多个调控植株再生的分子网络:大豆等作物缺乏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原因是人们对植物细胞全能性机理缺乏足够认识,本人在此研究上获独创性成果:揭示了细胞分裂素调控植株再生新机制(Plant Cell. 2020,封面文章;JIPB. 2017);证明了多个表观遗传因子miR160等调控植株再生的分子通路(Plant J. 202220162012JIPB. 2021Plant Cell Physiol. 20172019Plant Science. 20202018),推动了对植物细胞全能性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推动大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创制了5个基因的转基因耐盐大豆新种质15份,有望应用于育种实践。相关研究获得了10余项国家级项目支持,成为国内大豆功能基因研究的重要科研团队之一。